2001年,由我國自主研發製造的第一台車銑加工中心問世,這一台車銑加工中心引進了國際先進科學技術,在當時已經達到了國際90年代的水平,雖然說我國在這一方麵的起步比較晚,但是起點還是較高的,目前國內(nei) 市場上,已有多家生產(chan) 廠家可以製造出車銑加工中心,就以CCMT2012展會(hui) 為(wei) 例,當時就有十多家廠家參展,但是技術較為(wei) 領先的幾台展品和所采用的關(guan) 鍵功能部件,如:數控係統、直驅雙擺銑頭和直驅雙軸回轉台等均為(wei) 國家重大科技專(zhuan) 項攻關(guan) 產(chan) 品,還有待進一步商品化和產(chan) 業(ye) 化。
由於我國車銑加工中心整體技術基礎不太堅實,和國外技術相比缺少數十年的經驗積累,加之加工手段和工藝性比較薄弱,整體車銑加工技術和國外先進國家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車銑技術仍掌握在MAZAK, OKUMA MORI SEIKE, DMG 和WFL等一流的機床生產商手中,高端五軸車銑複合加工機床的市場份額也基本被這些企業壟斷,國內這些高端設備的用戶仍信賴歐洲或日本的產品。
車銑加工中心技術的先進理念就是提高產品質量和縮短產品製造周期,是一種集成了現代先進控製技術、精密測量技術和CAD/CAM應用技術的先進機械加工技術。該技術提供了一種完善的加工解決方法:一次裝夾可實現零件多個表麵或複雜形麵的加工,大大簡化了工件裝夾和刀具係統的複雜性,減少了夾具和非生產時間。它不僅能夠滿足用戶在提高生產效率,保證加工精度,減少零件傳送和庫存,減少占地麵積等方麵的需求,也符合現代社會的節能減排要求,其工藝範圍之廣和能力之強,已成為當今複合加工機床的佼佼者,是當前世界範圍內最先進的機械加工設備之一。
航空航天、軍工、船舶產品的製造領域一直是先進製造技術發揮作用的重要舞台,車銑加工中心技術在這些領域的應用具有很大的優勢,特別是對一些形狀複雜的異形零件的加工優勢更為凸顯。隨著航空航天、軍工、船舶領域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日益加快,工序分散的加工設備將會被工序集中的柔性、自動化設備所取代,這為車銑複合加工中心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和應用空間。